“黑白式(两极式)思维”在某些人群很普遍,表现为容易走极端:说好听是爱憎分明,比如“文革”放大的正是这种黑白思维;说难听则是简单粗暴,比如新冠清零、封条到户或嘲笑“开封”算是一例。

我在30多岁的人生低潮阶段常常思考这个bipolar思维问题。。。这种思维习惯是否导致东亚人种反而比高加索人种更容易得“双极式bipolar”躁郁症 1型 (躁>郁) ?

今天上网翻出一篇专业文章 (附在最后),不论是控制抑郁症还是抑郁情绪,发现总结得非常到位,说到我心窝里去了,真有点相见恨晚。以下摘录几点并点评:

“当一个人抑郁的时候,他的思维模式是黑白分明的,更倾向于对事情快速做出一个定论。不确定是一种令人讨厌的感受,每个人都不喜欢它。”

[点评]:
说得太对啦!*不确定性*非常让人难受,如同双脚无法着地,灵魂无处安托。当你怀疑上某些隐形的东西可能正在伤害你,你肯定想摸清它,不能消灭它至少也知道如何回避,对吧?

“但是一个人在抑郁的时候,不确定会给她带来更大的麻烦:一个人的焦虑程度 等于事情的不确定性乘以事情的重要性。事情越重要,事情的不确定性越大,一个人的焦虑就越大。”

[点评]:
正是!不确定性导致焦虑,而焦虑恶化抑郁情绪,或者使已有的躁郁症转为严重的2型 (郁>躁)。

“抑郁的人会怀疑各种东西,也喜欢怀疑他自己,但是却很少怀疑他对事情的判断。习惯于对事情做出快速的断定。”

[点评]:
太对了!很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很想马上知道原因,很想立即找到一了百了的解药。

“能够*忍受不确定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绪管理技能。”

[点评]:
不知何时何故,我后来认识并努力做到了*忍受*不确定性,哪怕你怀疑讨厌或恐惧的东西你无法回避 (不管是不是纯粹头脑里想象),至少你可以*把自己做好*而相应减少厌恐效应,其它不确定的就当成背景噪音,不让它影响耽误你的生活和追求。

“有效的改变方式,是*放松我们的身体*。。忍受不确定性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能,其方法就是*学会对事情做出多种解读*。当小孩子在学校学会了对事情的意义能够做出多种的解读,这些人长大后就不容易抑郁。”

[点评]:
引入所谓“灰色思维” (当然不是黑白混淆作假),或称之为“有层次思维”。至少,不论科学如何发达,这个世界有太多东西没有明确答案或者是否真的正在“附体”影响你。哪怕暂时没有任何解读也能泰然处之,不论处在白噪音或是什么黑暗圈套中都能心安理得。

我相信和羡慕这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在学校内外受到的正是这种综合而平衡的教育,有能力对事物做出灵活的解读。

最后联系到新冠话题,也许,谁知道2022年它还不会“消失”成为普通感冒水平。既来之则安之,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不让自己因此焦虑而耽误人生。

附上网上的专业人士文章,“改变思维模式是最有效走出抑郁的方式”:

happycoaching.co.nz/depression-3/

(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