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on alt.chinese.text (BBS)
《新语丝》 1997/01 (第三十六期) http://xys.org/xys/magazine/GB/1997/xys9701.txt

网上诸君:星星故事会
汉三:傻小子读水浒

  诗曰: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俺平生第一次中的《水浒》毒,是石一歌大爷编的六十四回少年儿童版上下 册(文革前的)。小学班主任弄到本上册,外婆借阅,被俺发现。浅绿色的封面 画的是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的故事情节!在文化饥荒的七十年代,对一个三年级小 学生来讲,这是何等的诱惑!俺的少年《水浒》热毒便由此开始。

  后来老毛批及时雨,让俺好一阵迷糊。石一歌那厮又搞了本八十二回少年儿 童版,删去令人着迷的古典人物精美绣像,俺大失所望;又加进被招鸟安的部分 (不含征辽打方腊),暴露了历史修正主义份子的嘴脸,更觉得没劲!

  明代反动文人金老爷子搞的七十一回本,插图较多,挺过瘾!俺小学同窗从 他爸那儿悄悄弄来,只让借两天。点灯熬油拼命干,都没来得及临摹下几张图画 (还要欣赏内容)。最后只好靠“速写”画下一个个概貌——饥渴到什么程度! (日他内内的,是谁这么晚才把复印机弄到中国去的?!)

  多亏主席批了一把“手无缚鸡之力”的宋黑子,俺有幸接触更多的版本。对 于一百和一百二十回本的《忠义水浒传》,还有一百二十四回的“皇家正统版” 全传,因包括征番打腊,其中神话牛皮过多,故吸引力不大!

  对精彩章回,俺必是工工整整从头到尾抄在小学练习本上的(有六七本,到 大学毕业才处理掉)。如此还嫌不过瘾,再找来一“同案”一起坐在墙边抄(明 抄,俺这厢有礼了),边抄还边赞边比划(真不明白为何那么大瘾)。对精美插 图,得削尖铅笔一丝不苟地描到透明描图纸上,如果天黑前描不完就用夹子小心 夹住四角第二天再干(晚上灯光影响效果)。对比较得意的还浇点蜡作长期保存 !有一度,每晚都要把那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挺丈八蛇矛生擒一丈 青扈三娘的画放在枕旁,才能安睡。

  那时,“梁山泊”在俺的心中就好比如今美国小崽子们心往神驰的“敌死你 乐园”一样。——小汉三对水许的酷爱,可见一斑!记得高考前,敝常同弟兄们 互相打谑,“都十六了,还功不成名不就!”——中毒之深,再见一斑!

  忽一日,在同学家翻出文革前的高中历史课本,有篇课文是《说岳全传》里 的“岳飞枪挑小梁王”,并附有一精致插图。看着来瘾,好容易求爷告奶借一日 ,又开始争分夺秒猛干。中午放学回家,书包未摘接着干。母亲大人正在做饭, 看俺一回家就缩到角落“象个大忙人似的”啥家务也不帮,便怒从心头起、恶向 胆边生,夺过俺费尽移山心力眼看就要完成的东西,不由分说扔进炉灶……一位 深受共产党运动之苦的大学教师,就这样随随便便将一颗童心在灰飞烟灭中踩了 个稀巴烂……(对不起,不是黑色幽默!)

  这种“焚书坑孺”(把孺子俺给坑了)的滋味,小汉三曾尝过两次!另一次 属于大规模扫荡,火是专门点的。俺只能同外婆一起,眼睁睁地看着宝物们化为 灰烬一声不吭(李导演翰祥作何感想?)。少年疯狂的习性从此养成。

  罢,罢,罢,多少事,欲说还休!……长大了,解放了,“四人帮流毒”肃 清了,邓掌舵的正确路线来了,要多少谁唬有多少谁唬。但俺却越来越不喜欢读 书了!不过,多亏小时候吃了点书,否则来这儿舞两下陋剑也会头晕的。正是生 当鼎食死封侯,汉三生平志未酬。